蔬菜虫病害田间诊断是农业综合技能的体现,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首要环节,只有正确诊断,才能进行有效防治,否则延误病情,造成损失。科研与推广人员的诊断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取样返回实验室培养、分离、镜检都再下结论,准确率高,出具的防治方案针对性强,但时间缓慢,与生产要求的“急诊”不相适应。
田间诊断则不一样,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对作物有无患病症状、症状的特征及田间环境状况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初步判断症状的因由,并给出初步的救治方案,然后再根据实验室分析鉴定,修正防治方案。田间诊断是搞好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前提。只有准确的诊断,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从而收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1观察

从局部叶片到整株,观察病症植株所处位置,或设施棚室所处的位置。了解栽培模式、相邻作物种类、栽培习惯等。有时候多观察几个棚室就能找到发病规律。所看到的症状有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也有可能是人为造成的。▲浇水硬度高致使基质表现结盐

2了解

向种植户了解:①土壤环境状态,包括土壤营养成分、施肥情况、盐渍化程度,如图1所示,浇水硬度过高导致基质出现结盐现象;②菜农的栽培史,是否连茬连作、连茬年数、上茬作物种类等;③农药使用情况,包括除草剂使用情况、使用农药的剂量、农药存放地点等;④种植的品种及其特征特性,比如耐寒、耐热、对药剂和环境的敏感性,看其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土壤特点。随着新特蔬菜品种的引进、推广和种植,各品种的抗高温性、耐热性、耐寒性及耐弱光性等不尽相同。一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决定了它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栽培方法、密度等,如北方越冬栽培的黄瓜,对耐弱光、耐低温特性非常敏感,如果还是按照生长旺盛时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的剂量,就有可能致使植株或叶片产生药害,如畸形、枯斑或皱褶等。▲氮肥施用过量时番茄筋腐病的诱因之一

3收集

由于有些菜农在预防病害时把三四种农药混于1桶水(约为15升)中喷施,或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可能假、劣药充斥其中,三五天喷一次,蔬菜生存受到威胁,生长受到抑制。因此,诊断时一定收集、排查农民使用过的农药袋子,以帮助我们辨真假,看成分,查根源。▲氨气浓度过高造成叶缘受害

4求证

由于追求高产,人们往往是有机肥不足化肥补。生产中常有将未腐熟的粪肥直接施到田间的现象,产生有害气体熏蒸作物造成危害。施用冲施肥不是均匀撒在垄中而是在入水口随水冲进畦里,造成烧根黄化以及土壤盐渍化。因此,诊断蔬菜生长异常时,需求证土壤基肥、追肥的使用情况,单位面积用量及氮、磷、钾、微肥的剂量及施肥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