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丹麦,很多人的印象就是美人鱼和安徒生童话,这个童话般的王国,被认为人人都是会写故事的作家呢,其实不然,还有用“笔”绘制出美丽景色的有机农业!丹麦属于欧盟,却有着独有的高冷范儿。丹麦人民的幸福指数非常高,这与全民的基本生活——吃息息相关。
由于政府对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严格监控和坚强保障,丹麦出产的猪肉、牛肉、牛奶和乳制品、家禽、方便食品、糖果和蔬菜畅销全球,其有机农业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为丹麦把有机农业的安全放到了第一位。在丹麦,街边有机食品商店林立,生活中处处可见有机的影子,比如卖有机酸奶的店里,店员的衣服是有机棉制作的。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的统计显示,2011年丹麦的农业用地有7%用于发展有机农业。丹麦政府对发展有机农业设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0年有机农业的产值实现翻番,农业用地的15%用于发展有机农业。
1986年,丹麦制定了第一个“农药作用计划”,确定在1997年之前,将农药的使用量减少50%。但是,由于该计划受到相当部分农场主的反对,因此效果并不显著。上世纪90年代初农业部门的检查发现,农场主使用农药一共是213种,但只有78种是经过批准的。1996年,丹麦政府果断引入了农药税,对农药的征税率为54%,除草剂与杀菌剂的征税率为33%,效果立竿见影。
先把公共食堂变成“有机食堂”
按照丹麦法律,大于30公顷的农场只能由持有“绿色证书”的农民购买。农场主不得向子女赠送或馈赠农场,子女必须从其父母那里按市场价格购买农场。这些举措也保证了农场主的高素质,为保证农产品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创造市场需求,丹麦政府出台政策,首先把幼儿园、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机构的食堂变成“有机食堂”。当然,数量众多的农业专业咨询人员也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丹麦农业咨询服务中心在全国下设95个地方咨询服务中心,平均18位农民就有一名专职农业专家为其提供各种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丹麦在推广有机农业的过程中,并不直接对单个有机农场主进行补贴,而是通过给有机农场主提供教育培训、创造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更多需求等措施,来刺激有机农业的发展。丹麦政府还在国家预算资金中拨出专款,支持有机农业转化。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首席顾问伊芬德·佩德森(Ejvind Pedersen)曾介绍,丹麦自1987年起使用100%的国家有机认证系统,并且免费,确保了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信心;所有经营者必须获得丹麦农业渔业局或是兽医及食品局的许可;所有有机经营商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检查,随时可能被临时抽检;所有的有机经营者都会在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的网站上公布;该网站还公布检查报告,以展现透明度。早在1989年,丹麦就建立了国家有机标识体系,而欧盟2010年才建立标识体系。伊芬德·佩德森提到,按说丹麦的有机产品丰富无比,一定是出口非常多,而实际上截至2014年,丹麦有机食品的出口量和进口量基本持平,因为丹麦本国的购买力不断提升。他表示,欧洲和中国都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希望能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促进彼此的交流和贸易,也让更多的中国人尝到丹麦的有机食品。中国是个巨大的市场,许多丹麦有机企业希望能早一天实现“中国梦”,中国的有机产业也希望早一天借鉴丹麦的技术实现“国际梦”。
我有说话...
已有0条评论,共432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