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没亲自下场,是怎么做数字农业的?
不下场做的是农业产业链,数字农业还是亲自下场做得。当然有几家做农业供应链的企业除外。当然做数字农业也一般是卖云,给农业这个行业带去云基础设施。算法一般不是自有的,或者提供某个数字农业链路上的一个环节的算法,或者直接用服务商的。所以你在阿里云、华为云官网上能看到很多小厂商的应用软件。至于为什么不直接下场做,也是充分考虑成本和效率,需要快速产单的项目和行业。02
大厂做数字农业的核心部门是哪些?
01
云和科技业务
02
金融业务
03
供应链物流业务
03
大厂做数字农业的核心能力有哪些?
正如前面一个章节所描述的。第一,卖云,卖数据,卖算法,卖应用。第二,卖供应链,卖物流,搭着卖软件。第三,做产业链,做产业园,并卖云和软件。其中云是自有的,软件是集成的,供应链产业链能力是兄弟部门的,或者也是集成的。所以大厂做数字农业,核心的能力是云和兄弟部门配套。04
大厂怎么用农产品流通能力加持数字农业能力?
大厂仅仅做数字农业的单打独斗,在现在的背景下,是没办法有效成单的,都需要和兄弟部门做联合打。至于怎么使用其流通能力,可以分上中下三策。01
上策
使用自身的新零售布局,将核心产地和销地串通起来。靠自己的流通能力帮助中国农业的发展。个别县域还能与国有大企业一起做对口乡村振兴扶持。这里能做的就阿里巴巴和京东。优势是完全自主可控、独立运转,补贴也能拿到飞起。02
中策
依托合作伙伴的农产品流通能力,比如批发市场、大型连锁商超、保供单位等。这里全部大厂能做,他们基本上都有大批发市场合作伙伴。03
下策
培养县域农户的直播能力和电商能力。电商能力从农产品上行年代开始做了,各种电商示范县,收效不多。现在做的是各种直播产业园,收效也不大。能做这块的大厂也就那么几家。最后,他们还都在做农业产业带,具体的话,以后再说。05
结论
别看各家做的火热,大厂做的根本不是数字农业,而是销售其云板块,包括模型算法、公有云资源和算力等。大厂做数字农业,目前就看单独只有云和科技版块的话,也做不下去了,某巨头每年也就xx亿的项目流水。大厂是需要和集团内部的金融、供应链、物流、公益等板块联合。大厂做农业,也是需要和三大运营商合作的,有时必须是三大运营商的集成商。关键字:
我有说话...
已有0条评论,共47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