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小麦腥黑穗病、茎基腐病等种(土)传病害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开展种子药剂处理是有效控制小麦种(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关键措施,是将病虫防治关口前移、推动农药减量使用的有效手段。当前秋播在即,各街道要充分认识做好秋播种子药剂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大力推广高效安全的种子药剂处理技术,努力提高种子药剂处理质量和覆盖面,为来年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一、因地制宜选择对路药剂

要根据当地小麦种传、土传病害以及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科学选择对路安全高效药剂。对小麦腥黑穗病可选用戊唑醇、咯菌腈、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等悬浮种衣剂;对纹枯病,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等悬浮种衣剂,对地下害虫及蚜虫,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辛硫磷等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茎基腐病,可试验示范戊唑醇、丙硫菌唑、氰烯菌酯等悬浮种衣剂(拌种剂)。对病虫混合发生田块,可选用苯醚··噻虫、戊唑·吡虫啉、烯肟··噻虫、吡虫··苯甲等悬浮种衣剂。

二、科学开展种子药剂处理

要根据药剂标签推荐的剂量及方法,科学开展种子药剂处理。大力推广专用器械包衣(拌种),提高种子药剂处理质量,确保种衣剂(拌种剂)均匀覆盖在种子表面,切实提高种子包衣(拌种)效果;要现衣(现种)现用,当日播完。严禁超量、超范围使用种衣剂(拌种剂),防止药害事件发生,确保用药安全和作物安全。过度迟播麦田种子药剂处理要注意安全用药。

三、提高认识,扩大种子药剂处理覆盖面

种子药剂处理秋播作物病虫害防治第一关,事关夏粮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的基础。为扩大种子药剂处理覆盖面,一是强化宣传发动。各街道可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媒体或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培训会等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种子药剂处理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农户秋播小麦种子药剂处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强化服务指导。加强对农资企业门店、植保服务组织、家庭农场、规模种植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安全用药指导,提高种子包衣(拌种)覆盖率和防控效果,力争小麦茎基腐病、黑穗病、根腐病等病害威胁较大的地区以及制种田种子药剂处理全覆盖。三是强化示范推广。加大种子药剂处理新技术、新药剂的试验示范力度,将种子药剂处理作为小麦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措施,打牢明年夏粮安全生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