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场是以各种高新技术实现智慧化、无人化生产的农场,采用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农场所有生产管理任务,是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

01


图片

建设智慧农场的四大技术

图片
图片

# 01

图片

物联网技术

图片

物联网主要解决农业作业环境感知、通信问题。所以,物联网核心是“云网端”,云是大脑,网是各种通讯,如5G、无线网络、卫星通信、北斗系列的各种通信方式。

# 02

图片

人工智能技术

图片

即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这让机器拥有了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控制策略,通过模拟人的思维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再给装备发送指令,从而进行精准的控制。


# 03

图片

机器视觉

图片


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他对作物的长势、动物行为会进行一个判断,即通过视觉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结合,让机器对动物和植物进行一次精准的判断,然后对其营养或饲料投喂进行精准配给。这便是种植的核心技术。

# 04

图片

装备集成

图片

除了无人机、无人驾驶等农业机器人相对成熟以外,国外的蔬菜、水果分拣机器人也比较成熟。现在农业机器人任务中比较困困难的是蔬菜的收获,目前欧洲、日本农场也未能实现智能化采摘。所以,这方面目前尚有诸多挑战。       


02


图片

智慧农场的主要功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实时监测

图片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气象、作物等信息,了解作物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农作物。

图片

精准施肥

图片

根据土壤、作物需求、气象等多个因素,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图片

智能浇灌

图片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浇灌,根据土壤湿度和气象等信息,自动进行浇水,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

图片

防病防虫

图片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防病防虫,根据病虫害情况个气象等信息,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作物造成损害。

图片

数据分析

图片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作物生长趋势、预测市场需求和销售价格等信息,帮助农民制定更科学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

03


图片

智慧农场的优势

图片
图片

# 01

图片

降低生产成本

图片

智慧农场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减少劳动力和资源浪费,实现高效农业生产。


# 02

图片

保护生态环境

图片


智慧农场可以通过减少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和合理利用土壤和水资源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 03

图片

提高农产品品质

图片


智慧农场可以通过精准施肥、智能浇灌、防病防虫等方式提高作物品质,使农产品更加安全、健康和有营养。


# 04

图片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图片


智慧农场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减少劳动力和资源浪费,实现高效农业生产。

04


图片

智慧农场对农业的影响

图片
图片

# 01

图片

优化资源配置

图片

智慧农场的数字化管理可以帮助农民精确控制灌溉、施肥等资源的使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 02

图片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图片

智慧农场通过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病虫害、减少草害和雪灾等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作物产量。

# 03

图片

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图片

智慧农场通过严格的数据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可追溯的农产品供应链。

# 04

图片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图片

数字化农业管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