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四川省小金县,藏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的大山里。这里山清水秀,种了3万多亩苹果,按理说该是果农的“金饭碗”。可过去,果农们却愁得直挠头——果子熟了没人收,烂在地里没人要;就算卖出去,价格也被中间商压得死死的,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

2018年,小金县沃日镇木栏村的村民们迎来了转机。一群城里人带着“共享农庄”的主意来了,说要帮大家把苹果园变成“聚宝盆”。村民们半信半疑:种了几十年苹果,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图片

二、玩法:把苹果树“租”给城里人,果园变景区


这群人真没吹牛。他们干了三件事,直接让木栏村的苹果“身价倍增”:

1. 第一招:果树认养——你的树,你说了算

他们在果园里划出一片地,搞了个“我在雪山下有棵苹果树”的活动。城里人花399块钱就能认养一棵树,树上的果子全归他。怎么摘?可以等果子熟了,让村民寄到家;也能带着家人来果园,自己摘着玩。

这招有多火?2024年,2000棵树被抢光,光认养费就收了80万!更妙的是,果子还没熟,钱先到账了,果农再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

2. 第二招:老房子大变身——睡在苹果园里的星空房

村里还有21栋没人住的老房子,破破烂烂的。这群人把它们改造成了“网红民宿”:有的房间顶是透明的,晚上能躺着看星星;有的带小院子,能自己做饭烧烤。

更绝的是,他们把果园和民宿绑在一起卖——春天来看苹果花,夏天来避暑,秋天来摘果子,冬天来烤火。2024年,1.2万人跑到村里玩,连带着周边的小饭馆、小卖部都跟着赚翻了。

3. 第三招:手机种树——你在城里点屏幕,我在村里忙浇水

为了让城里人放心,他们在果园里装了摄像头和传感器。认养了树的人,打开手机就能看自己的树长得怎么样:今天开了几朵花?结了几个果?有没有虫子?

村里还找了专业公司来管果园,施肥、打药、修剪都按科学方法来。果子品质上去了,价格自然也硬气——认养的苹果能卖到15块钱一斤,比市场价贵将近一倍!

图片

三、赚钱门道:村民怎么分钱?


有人可能会问:这模式听起来是城里人得了便宜,村民能赚多少?

1. 土地入股:坐等分红

村民把4000多亩苹果园折成股份,交给农庄统一管。每年先拿保底收益,年底再按股份分利润的20%。比如,你家有5亩地,保底能拿2000块,年底还能再分几千块。

2. 打工赚钱:家门口上班

农庄需要人管果树、打扫民宿、做饭当导游,优先雇村民。2024年,30个村民在农庄上班,平均每人一年能挣2.8万。

3. 自己当老板:民宿、果园随便选

想多赚点的村民,还能自己干。如何干呢?以下几个路径非常值得学习。

你有手艺,可以把老房子改成民宿,农庄帮你宣传,你只管接待客人;

你会种地,可以承包几亩果园,按农庄的标准种苹果,卖给认养的客户;

你会做饭,可以在共享厨房里摆个小摊,卖点农家菜。

村民陈嘉青就是典型:他把5亩果园入股,又开了2间民宿,2024年赚了20万!

图片

四、成功秘诀:就靠这“三板斧”


小金县的苹果共享农庄为什么能火?说白了,就是干了三件别人没干的事:

1. 把“烂资源”变成“香饽饽”

过去,老房子没人要,果园只能卖果子。现在,老房子变成民宿,果园变成景区,连空气都能卖钱(城里人来吸氧)。

2. 让村民和城里人“绑在一起”赚钱

城里人认养果树,村民负责种好;城里人来玩,村民负责接待。大家是一条船上的,谁也不用坑谁。

3. 用“新花样”吸引人

别人卖苹果论斤,他们卖“体验”——你可以带着孩子来种树,可以约朋友来烧烤,可以跟爱人来看星星。苹果只是借口,玩才是真的。